Industry News
积极探索加强中医药系统基层党建新路径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是党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部署、新目标、新定位、新举措,对于全面加强中医药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提升中医药系统基层党组织能力,必须创新党组织活动平台、构建党组织保障制度,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使命和任务,才能真正履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优化党组织设置体系夯实党组织建设基础
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体系是提升中医药系统党组织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要按照有利于加强中医药系统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则,探索创新中医药系统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使党的工作有效覆盖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领域、全过程、全时段。
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按照“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原则,积极优化中医药系统基层党组织设置,根据机构设置和党员数量,及时调整优化中医药系统基层党组织的配置,把支部建到科室;尤其是要做好民营中医院、临时组建中医医疗单位党的组织设置调整工作,延伸党组织触角,确保非公非编单位设置相应级别党的组织。
扩大党组织有效覆盖。按照“党员在哪里活动,组织就哪里设置”原则,努力扩大中医药系统党的组织覆盖面,对于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各级公立中医院、社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国医堂和组织关系隶属中医药系统的民营中医医疗卫生单位的,做到应建尽建;对于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中医医疗卫生单位的,推行区域联建、行业统建、派员帮建等方法,实现有中医药服务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和党组织的服务,实现中医医疗服务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延伸到哪里。
创新党组织活动平台激活党组织建设内能
创新党建活动平台是提升中医药系统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党组织活动更好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
创新“党建+改革”平台。深化中医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是解决中医药系统党组织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有效途径。要继续巩固公立中医院取消“以药补医”、分级诊疗制度、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医改成果,落实公立中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科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中医医疗服务环境,创新便民惠民措施,健全决策和科学管理制度,全方位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的支持和帮扶,着力打造管理紧密型城市中医医疗集团、县域中医医疗共同体、区域中医专科联盟、远程中医医疗协作等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医共体,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
创新“党建+争先”平台。要紧紧围绕和服务中医药健康事业发展大局,以创建党员先锋示范岗、党员先锋示范科室、党员先锋示范党组织为载体,以开展中医药服务进社区、中医药义诊进乡村和中医医疗专家进基层活动为抓手,以送政策红利、送项目支持和送中医药服务为纽带,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业绩,把示范创建与做好本职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维护中医药健康和谐稳定、落实和保障中医药健康民生。
创新“党建+健康”平台。“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是中医药系统的使命担当,也是中医药系统党组织建设的政治责任。中医药系统要按照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总要求,强化健康优先理念,将中医药放到经济社会全局之中统筹谋划,将中医药建设纳入党委(组)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将中医药健康素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指标,将中医药文化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必修课,把满足人民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新需求贯穿到中医医疗体制改革的全局之中,设置中医药健康发展课题,优化城乡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把投入和资源配置向基层和贫困地区倾斜,并扶持引导社会举办中医发展,补足供给短板,持续改善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
构建党组织保障制度筑牢党组织建设基石
构建基层党组织的保障制度,是保障党组织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重要保证,是提升中医药系统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内在要求,也是确保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新的要求、新的任务落到实处的根本保障。
构建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中医药系统党组织建设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全面从严的精神和要求贯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持之以恒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锻造、灵魂锤炼和本领升级能力,提高应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能力和水平。